匡时五期|Day 10
安徽乡村项目汇报的结束是匡时班暑期项目的落幕戏。离开东黄山,离开匡时班102的教室,匡时五期本期的课程就正式结束了。
回忆这过去的十天,有太多的话想说、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收获。我们在篝火旁欢声笑语,望夜空星光点点,匡时五期,遇见你,真好。
东黄山之行感想——变与未变
子曰:“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起初对于匡时班,我所想的只是在这里认识更多的有想法有冲劲不一样的少男少女,同时不断打磨自己原本的项目。然而当真正参与进匡时,通过小组创项到导师授课再到企业参访,获得的却远远超过自己所想象的。一个人在创新方面的思维训练是潜移默化的。岁月更迭青丝变白发,有些变化是表面可见的;而一个人眼界的宽度、思考逻辑的纬度,抑或是把理想落地的执行力,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幸哉,邂逅匡时。东黄山之旅,收获的不仅是团队间的心有灵犀、被人们认可的项目,更是一颗匡时创业的种子,也许现在还未到发芽的最佳时机,但相信它有机会借助上财这个无限的平台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by 陈璐
刚到黄山的时候,其实心情更多是一种新奇的感觉,毕竟也是自己第一次到黄山。但第一天晚上听到各个经理人包括官员介绍黄山的情况,我开始震惊于这么一个全国乃至全球闻名的旅游地,这么美丽的一个地方居然有着很严重的环境和经济发展问题,并且这些大度假酒店、大茶场的经理人都有着自己的困惑。第二天我们可以说很快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甚至当时坚信是可行的,为之制定了一系列后续设计。但很快,随着探访的深入,也经过一系列和同学们的思想碰撞,我们意识到当初的想法虽然有可取之处,但若想落在实地还有很大的差距。于是又不断地迭代形成了最终方案,最让我们欣慰的是,厂长对我们的方案还是很满意的,并且也表示愿意提供资源支持我们,推进项目落地。
by 申熠辉
这一期匡时班想说的最多的就是感谢,感谢遇见的你们,感谢所有的经历,我相信这些经历能够伴随我们一生,我们是一群有趣的灵魂,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by 孙艳辉
东黄山之旅是让我从一个理想家变成实业者的过程。
在这里,不用通过想象来做用户画像,因为所有的客户都是有着真实血肉的人,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们交流察觉自己的遗漏之处。
六家企业看似不同,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处于东黄山脚,他们是这里生态链条的一部分,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作为一个旁观者,我看到的不仅是企业存在的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
虽然只有短短四天,但真的感觉已经过了很久。每天和队员在一起讨论项目,围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让这四天变得格外充实。有太多有趣的人,有意义的事等待着我去发现和探索,这个奇妙的旅程我相信会有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并肩同行,把酒且歌。
最后最想说的一点就是感谢。感谢匡时的每一位导师!来到匡时,真的有种被当作孩子在养育,在教导的感觉。老师很严厉,会要求我们的项目质量;老师很亲切,还会给我们举办篝火晚会。有些人明明已经遥遥走在前方,却还想着后面蹒跚学步的我们,他们又伟大,又可爱,我会努力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刘老师最美!
I love SUFE!
by王雯倩
来到东黄山,开始了解另一个我们以前未曾涉足过的世界和市场;和东黄山的企业老总们沟通和交流也开始了解了一个更真实的商业世界。感悟最深的是,要带着批判的思维去看问题,除了和人沟通以获取信息以外,还应该自己去找其他渠道多角度了解信息。
by 孙徐钰
东黄山之旅结束啦!5天很短,也很长,这几天不断去实地考察,体验,去改善项目,细节化项目,其实昨天的时候,这几天的感触和想说的话还蛮多的,但是今天真正结束之后,反而有点茫然,不知道从何时说起…刚开始知道自己通过面试加入匡时班,我是有点意外的,之后也是抱着单纯进来学习的想法,并没有想真正去创业做项目,然后加入了第一个团队,队友想出了第一个idea,项目策划到最后发现可行性非常高,获得了小组第一。然后到了东黄山,在再三思考之后加入了第二个团队,最后团队最迟的夜战到4点,做出了产品包装,成本结构表,发现,好像做出来还能赚不少…一开始我能想象到这些吗?不可能。
by 巩伊
当日优秀笔记:
The end
要么轰轰烈烈 要么自生自灭
Youth Blossom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