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新闻】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协作组在上海财经大学成立
2016年12月3日,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协作组成立大会在上海财经大学圆满举行。教育部高教司财经政法处处长吴燕,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郭为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财经教育分会负责人,全国三十五所财经高校领导,三十多所创业学院负责人,教师及学生代表共三百多人参加活动。上海财经大学当选为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协作组理事长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等十所院校当选为副理事长单位。我校校长樊丽明当选为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协作组理事长,副校长刘兰娟主持大会。
吴燕处长代表教育部高教司财经政法处对协作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受张国才秘书长委托,李海龙副秘书长代表高教学会财经分会对协作组成立表示祝贺。郭为禄主任代表上海市教委对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协作组的成立表示祝贺,他表示众多高校集聚一堂,交流探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问题是上海高等教育界的光荣。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应推动其成为学校发展、高校发展的战略举措,推动学校和企业、行业的紧密合作交流。浙江财经大学校长钟晓敏代表协作组高校成员对协作组的成立表示祝贺。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阙澄宇,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张玉利,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冯林,优联资本董事长、原阿里巴巴副总裁王孝华,北极光创投董事总经理姜皓天在成立仪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朱健认为,面向未来应着重构建创业的生态体系,同时通过内生动力促使知识和实践一体化,实现教育、实践、孵化相结合,面上覆盖、点上突破相结合;阙澄宇认为,创新创业教育要从源头做起,突出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张玉利认为创业不是就业的对立面,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与专业教育融合;冯林指出,创新创业教育应该着重强调学生的创新方法和实践训练;王孝华表示,高校支持大学生创业应不以是否成功或拿到融资为目的,应该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尝试;姜皓天认为,高校应主动为大学生创业承担学费,有目的、有层次地引导大学生脱离理论误区,教学中应该增补更多实践教育内容。
樊丽明校长在大会上分享了自己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她指出,深入推进双创教育要因地制宜,与专业学科特色相融合。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及工科院校,财经院校在学科设置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上也以经济学、管理学见长。探寻财经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独有的规律,形成财经院校双创教育协作组的内在基因。在实践中,各高校在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如何互通有无,共享资源,是凝聚我们的力量,形成财经院校双创教育协作组的外在动力。
樊丽明认为,如何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主要强调以下几点:一、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而“人”不但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因此其实质是实现对“人”的教育,而不是对“项目”的教育。项目是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载体,通过项目将创新创业的“种子”植入年轻学子的心灵,在适当的时候就能开花结果。作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场所和创新成果的诞生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意转化为现实价值的纽带,是引导市场资源配置的信号,更是驱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二、财经院校要建立适合校情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应立足校情,基于学科特色来做创新创业教育,并引向深入。工科院校基于技术,而财经院校学科的最大特色就是“服务”,会计、财务、金融、营销、信息管理等都是服务。通过理论的探讨和学生的实践,上财总结出“服务+”的创新创业道路,财经院校可以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推动“服务+”其他行业的创业实践,通过推动服务创新,催生新项目、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三、发挥平台优势服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变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间应开展紧密合作,构建协同平台,形成联动机制,共享优势资源。财经院校在协作组理事会的统筹领导下,下一步应该重点推进课程教材建设、创新创业研究、创业大赛、创业项目培育四方面的工作。
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樊丽明认为应该加强三个重点,一是创新创业教育要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尤其是稳定、专业化的师资需要附着在一个学科之上;二是要注重课程和教材建设,有关管理、商业的基本知识学习可以减少创业过程中的很多失败;三是要区分不同类别学生的教育,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创造几个同心圆,既涵盖以创业企业家人才为目标的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个性化培养,也包括应用型、学术型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知识的普及教育。
据悉,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协作组是由全国财经类高校自愿发起,自愿组成的非赢利性教育行业联合体,旨在共同打造财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融合平台,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