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阳: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源泉 创业服务应当成为公共支出

发布时间:2017-04-21  来源:  

“匡时班”旨在培养具有互联网精神、掌握商业知识的“服务+”创新创业型人才

 

 

2015 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在“双创”理念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包括大学生成为了创客一族,投身到“双创”的时代浪潮中。青年创客如何炼成?政府、社会在扶持青年人创业时可以发挥哪些作用?高校如何做好创业教育?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刘志阳教授,他给出了清晰的答案:“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源泉,而创业服务应当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公共支出。

 

 

《上海外滩》:面对“双创”时代背景, 青年人创业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刘志阳:青年人创业的优势首先在于社会大环境比较有利,目前中国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依然保持着较高水平的增长。同时在“双创”理念的引导下,全国和地方政府都大力扶持青年人创业,全社会对于创业的理解和认识也逐渐加深。所以对于青年人而言,创业不只是一个梦想,而是能够变为现实的奋斗目标。

青年人热情、有朝气,这些都是创业者需要具备的特征。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年轻,所以他们创业的时间成本比较低,比如还没有组建家庭,因此不需要在家庭、工作之间做很多平衡和取舍。

创业本身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人生的修炼。创业的过程中犯错并不可怕,在实践中犯错,从失败中学习。有一句话是这样讲的:没有失败的创业,只有成功的人生。

青年人创业也有一些劣势。首先一点在于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如果仅仅凭着一腔热情来做事,难免要走一些弯路;其次,青年人创业往往缺少资金的支持、缺少行业的资源、不认识行业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也没有成熟的团队,这些都是青年人在创业之初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上海外滩》:社会上有一些观点认为,鼓励青年人包括大学生创业不切实际,您如何看待鼓励青年人创业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刘志阳:中国两位知名经济学者林毅夫和张维迎关于产业政策存废的争论,如今已成为备受关注的公共话题,林毅夫认为“经济发展有产业政策才能成功”,而张维迎表示“产业政策是穿着马甲的计划经济”。

我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家精神”是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源泉。产业政策是有效补充,但不能替代企业家精神。我们可以看到,富有的国家和贫穷的国家都有产业政策,这就说明产业政策有作用,但并不是推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因素。所以,应该鼓励在青年人中间培养“企业家精神”,可以说这是立国之本。

当然,鼓励企业家精神并不排斥产业政策。对于初创期的团队,政府帮忙解决一些问题,例如开设众创空间、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很有必要。我认为,扶持青年创业,应当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支出。就像教育是公共支出一样,对于初创企业的创业服务也应当成为一种社会公共物品,纳入社会公共支出。

“双创”理念引导之下,实际上现在已经能够看到一些效果。今年全国两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这几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不断增长,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可以设想 5 年、10 年之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会更有保证。

最后我想指出的一点是,相对于其他产业,创业服务最为早期的投入并不大。同时,鼓励创业、支持创新、培育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文化土壤,这也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外滩》: “互联网 +”是近年来创新创业的热点领域,您如何看待青年创业与“互联网 +”的关系?

刘志阳:首先从人类文明史的发展阶段来看,目前处于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后半段。从蒸汽技术革命、电力技术革命到信息技术革命,每一次技术革命大约是一百年左右的时间。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前后,我个人认为,现在进入了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后半段,也就是“互联网 +”时代。

在未来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内,“互联网仍然是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和背景。这个阶段有几个显著特征:首先、信息技术革命超越本产业,开始大规模向其他产业扩张;其次、信息技术和金融资本结合紧密,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他行业的改革;第三、大量具有突破性、主导性的技术革命还没有成规模地出现,还没有进入到第四次技术革命交接棒的时间段。技术革命时代更替的重要标志是大量主导性的技术的出现,目前还不到火候。

所以,青年创业者们应当利用信息技术革命的珍贵遗产,推动它去结合、去拥抱、去改造其他的行业,包括传统产业。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互联网 +”不等于简单的“+ 互联网”。我反对一般意义上的、没有原创性的工作,很多创业者只是把传统产业放到网上,比如在网上开个小店,像这种重复性的、基础性的工作我不提倡。

互联网的本质是 “点对点的连接”,减少中间交易环节、减少交易成本、改变用户和企业之间不平等的地位,“互联网 +”体现的是一种平等、共享、效率的精神。很多人并没有很好地理解互联网的本质、商业的本质,如果只是把简单概念加上互联网,没有创造出新价值、没有新价值的交付,这便是和互联网本质背道而驰的。

 

 

上海财经大学将创新创业型人才纳入到全校人才培养体系中

 

《上海外滩》:   国际上对于青年人创业有怎样的趋势?

刘志阳: 鼓励“双创”不仅仅是最重要的国本,同时也是一个全球趋势。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推动创新创业,美国也是如此。就以泰国为例,2010 年,泰国政府启动了“one town one product”项目(一村一产品),每个村奖励 100万泰铢(相当于 20 万元人民币),鼓励泰国的村庄创业。

我认为,“双创”还可以继续深入,推广到农民、科技人员、甚至大学教师群体中,推动各行各业的人们投入到价值创造的过程中去。我的这个观点并不是说,要全社会都去“下海”,而是强调要让更多群体融入到创新创业中去。没有新企业哪会有新经济?新经济靠什么,靠的就是创新和创业。

 

《上海外滩》:上财近几年发展的越来越好,高考分数线也逐年攀升,影响力和知名度也越来越大。您觉得母校在哪些方面应该再加把劲,做些进一步的改进?

刘志阳: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是,高校创业教育不是以项目成功为目标的。衡量一个大学的创业教育是否成功,不是以孵化了多少项目为标准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载体,它的目标是人的培养,“从做中学”而不仅仅是从书本中学习知识。

上海财经大学是国内最早的一所商科大学,大学阶段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客户的需求,同时掌握商业流程、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基于实践的创新创业训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看到最真实的世界,将来毕业后,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创业,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有益处的。

2017 年,上海财经大学迎来百年校庆。在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上海财经大学将创新创业型人才纳入到全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将创业课程学分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中,设置创新创业模块,取“经济匡时”之义命名“匡时班”。

 “匡时班”针对校内外一些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独具财经特色的创业模块课程,并通过企业导师团的悉心辅导、众创空间的创业机会体验、创业资金的投资孵化等,有针对性地强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财经特色、具有互联网创新创业精神、掌握商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服务 +”创新创业型人才。

 

迄今为止,“匡时班”已经成功举办了两期,诞生了一批引领时代的创业先锋,产生了一批“服务 +”创新创业项目。其中,第一期“匡时班”于 2015 年7 月开班,共有 47 位学员,产生了 37 个创业项目;第二期“匡时班”于 2016 年 6 月开班,为期一年,共有 52 位学员,产生了 40 个创业项目。

 

 

图文 |  来源于《上海外滩》杂志

编辑 |  张勃欣 李京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