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 沪上高校“双创”教育怎么做? 专家们来解答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研究开展,是大学对接国家战略的新使命,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姚玲珍在今天举行的全国创新创业教育论坛上表示。
15日上午,全国创新创业教育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据悉,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也于同日下午揭牌。 论坛上,来自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嘉宾就“创业教育生态与创业学院发展”、“创业研究与创业学学科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学使命和企业家社会责任”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双创”教育和研究是大学的新使命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姚玲珍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而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研究开展,是大学对接国家战略的新使命。
此次论坛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的指导下,由上海财大创业学院、上海交大创业学院、天津大学宣怀学院、暨南大学创业学院、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复旦大学创业与投资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创新创业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学创业中心、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共同发起。
“近年来很多兄弟高校都在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我们共同发起这个论坛,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姚玲珍告诉东方网记者,搭建一个常设的合作交流平台,定期的举办一些交流和探讨活动,通过各校的经验分享、现场的头脑风暴来推动创业学院的发展,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倒逼高校教学改革
什么是创业教育?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秘书长、中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主任杨芳认为,创业教育应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的模式,同时把握工作的力度、师资的宽度、内容的深度和服务的广度。
教育部在2012年出台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要求的文件,首先把创业教育定义为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创业教育的组织中,讲到三个“纳入”:纳入学校整体的改革规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纳入质量的年度报告。
今年国务院发布了一个关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文件,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改革,实际上是用创新创业教育倒逼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把高校创业教育改革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杨芳表示,我们应该树立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提升质量、崇尚创新、强化能力。
“我们提议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下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分会,也得到了国家的批准,”杨芳介绍说,目前这个学会聚集了全国200多所高校,从清华、北大、高职院校到民办高校,大家在一起研讨推动交流。
创业教育应“因校制宜”
在创业教育实践中间,各个学校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摸索出自己的模式。中南大学在实践中的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加创业教育的模式,杨芳告诉东方网记者,“首先我们明晰了创业教育的目标,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的步伐,还构建了中南大学的创业教育轮廓,就是鼓励探索、鼓励创新、允许失败、宽容失败。”
据介绍,目前中南大学登记的学生注册的创业公司有298家,还有200多个工作室。在中南大学创新教育实施系统过程中,面向全校的创业课程(二级学院自行开设的创业课程未计入)有86门。中南大学在2008年率先实行创业实践学分,构建了创业教育的一些校外基地,构建了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了中南大学大学生创业园。
在创业教育的保障体系建设方面,2005年中南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工作小组,把创业教育列入了学生的培养方案,在人事制的考核中加入了创业教育考核。
姚玲珍也分享了上海财大在探索和构建符合财经类人才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过程中的经验体会。作为财经类院校,上海财大在学科和课程的设置方面涵盖了创新创业活动的各个层面,包括商业机会的挖掘和发现、项目的定位和战略的制定、资本的筹措以及网络的经营和市场的推广,这些都是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优势。
“相较于工科院校更加侧重技术方面的教育和技术创新,财经类的院校则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战经验。”姚玲珍表示,财经类院校的企业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这些资源也可以成为我们创新创业教育的外部力量和外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