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上财校长独家解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怎么想、如何做?

发布时间:2016-07-18  来源:  

摘要

当我们在谈论创新创业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瓶颈期却亦悄然而至。高校究竟该扮演何种角色?

当我们在谈论创新创业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如火如荼,瓶颈期却亦悄然而至。高校究竟该扮演何种角色?时值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成立一周年,在上海财经大学首届创业学院发展论坛上,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特邀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剖析任重而道远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怎么想、如何做?

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教育

樊丽明告诉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近期有专家发表了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数据仅0.25%,“这个数据是否准确?是不是看起来很低?此外用该指标来衡量创新创业教育我认为也是不准确甚至是过于短视的。”在她看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和实质都应该落在“教育”一词上。 

不难理解,高校是教学的地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在青年学子心中播种创新创业的种子,在良好氛围中获得相关知识与能力,形成利于未来进行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这才是高校应该做的,也是能够做的。” 

论及大学生创业的成功问题,她也有独到想法。“成功与否关键在未来,以创业精神、创新思维引领的创业行为在中国非常可贵。如何能尽量提高这一意义上的成功率?高校就要担负起责任,不能让学生毕业后再磕磕绊绊从实践中学习。”她建议,高校现阶段应动员各种资源,咬住“教育这一关键点不放松,做一些有利于国家创新创业的事,在刚起步阶段就以实际创业项目成功率评价学生,为时尚早。”

基于就业看创业?这是一种短视 

针对就业与创业两者间的关系,樊丽明坦言,“如果高校从就业的角度出发来看创业,那么就有一点短视。”长期以来,财大毕业生就业率及薪酬都名列全国高校前茅,她也因此多次被问及,“你们创办创业学院的目的何在?”

她告诉解放日报·上海观察记者,上财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是基于就业的创新,创业学院的成立目的也不是为了学生自主就业,上海财经大学就业率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就业是可衡量数据,而高校播撒的创新创业种子不仅是为谋求职业,更是为哺育一批企业家,培养更多的企业家,通过这些年轻大企业家的成长在未来解决更多就业。”

既非综合院校,也非理工科大学,财经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该怎么走?经济学、管理学辅以计算机、统计学与数学,通过实践后,樊丽明总结,服务+”模式更适合财经院校学子。“大家对风投、包装上市、财务管理等专业知识都很熟悉,经过几年历练将成为专家型人才。什么是服务?金融、营销都是服务,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加起它们。比如匡时班的e电充项目,本身是为了解决能源问题,但通过提供服务就可以实现市场化、规模化,这就是服务+’的体现。”

写好教材,突破创新创业教育瓶颈

在全社会都在进行“双创”、不出几百米就能看到一家创客空间的情况下,走到瓶颈期的创新创业教育急需深化。樊丽明认为,这次深化需要把握好核心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的好教材到底怎么写?是教学活动就要有课本,课程课本的探索本身就是一次创新。”她建议,创新创业教育者还需加强针对创新创业的研究,尤其是结合中国现阶段经济结构转型状况,在一些新型产业即将出现的时期,做好突破瓶颈的准备。

课本之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要做一些基本功,首先要系统总结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素养,然后通过核心课程的实际模块形成一个矩阵,同时厘清核心课程和实践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就应该落在教学过程的创新管理中。樊丽明指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阶段,一支创业导师队伍、一批项目与一批基金对于助推大学生创业成长同样非常重要。“教育者自己要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气度,不革自己的命,自己不来一点变化,创新创业教育难以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