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大学生休学创业,是勇敢还是冲动?

发布时间:2016-11-22  来源:  



大学生休学创业,是勇敢还是冲动?

专家:要辨清创业与伪创业的区别,如果休学创业成为一种从众行为,就违背了社会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

  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现场。 (资料)   

  本报记者 黄杨子 俞陶然

  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首次提到,“各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
  说起休学创业,眼前不免浮现这些名字: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这些成功者,无疑成为当今大学生创客们效仿与追随的目标,在校创业者已成为青年创客的重要组成群体。那些休学创业的“试水者”,究竟是勇敢还是冲动?他们的休学创业路走得顺吗?休学创业应该成为大学生创客的普遍尝试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近了他们。

  创业与绩点难以兼顾,休学一年给项目“加把火”

  今年9月,上海财经大学的张思雨原本应该成为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不过,他在暑假前毅然做出大胆决定:休学一年,全身心投入他的“精通创服”创业项目。
  从成都市六校联考状元到不满20岁当上CEO,张思雨的人生无疑是特殊而传奇的。“12岁,我头一回了解到马云和他 ‘十八罗汉’的创业故事,也第一次知道除了做白领、考公务员外,未来我或许还有第三种职业方向——创业。”张思雨回忆,高考后初来报到时,财大校门上“中国企业家的摇篮”的鲜红横幅给他一种直觉,“自己没有选错地方。”刚上大一,他就迅速加入咖啡绿植项目,收集咖啡渣送到金山菌菇场,一年内为800余名中低收入人群免费赠送约5000包,每个家庭月均增收400元。
  渐渐地,他愈发觉得创业是件有意思的事情,“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同一个信念聚在一起,无论年龄、身份、背景,有能力的人就应该被尊重。”2015年愚人节,张思雨决定做属于自己的项目,5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两天熬夜形成万字策划书、8000元的启动资金,针对大学校内活动信息整合发布的Together项目正式启动。
  在实际操作中,张思雨却遇到不少困惑:究竟该主营什么业务?主要用户对象是谁?微信平台还是APP的用户体验更好?三次业务调整后,他们聚焦新媒体、设计与视频领域,更名“精通创服”,将其定位为基于共享经济的初创企业“美容院”:挖掘校园精英人才,为初创企业提供最高性价比的互联网营销解决方案。
  如今,团队共有15名全职成员,服务企业百余家,招纳校园精英破千,总流水超50万元,盈亏几乎平衡。而此时,张思雨却站在了抉择的岔路口:创业与学业,到底如何选择?
  “我从去年开始萌生休学创业的念头,特殊之处在于我几乎没有受到来自家庭的压力。”张思雨说,“花了一周说服父母,就很快做出了决定,接下来一年,我们要将服务企业扩展至8000家。这个看似很庞大的数字,必须有充裕时间来支持。”在他看来,学业是提供自己思考的空间,“我们有许多课程都很棒,但之前因为创业难以兼顾,觉得挺可惜的。”张思雨坦言,为了创业无法顾及绩点,如果在考试周同时遇到项目瓶颈,双重压力的确难以克服。
  如今,团队在离学校不远的五角场众创空间共同打拼,“休学只有一年时间,之后我会重返课堂。”张思雨信心百倍,下决心要在一年里给创业项目“加把火”,不辜负自己的选择和父母师长的支持。

  虾蟹与学业都不能少,半年“双拼”式休学尝甜头

  最近,上海海洋大学学生创业团队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创业项目是小龙虾、河蟹生态养殖。在海洋大学副教授王春的指导下,这几个小伙子在崇明岛养出清甜型小龙虾和清水大闸蟹。为了干出一番事业,他们中的4名本科生选择弹性休学创业。
  大三的吴泽建说,过去的一年里,他半年在崇明瀛东生态村水产养殖基地,另外半年上课修学分。“3月至9月是小龙虾养殖的忙季,我们要住在崇明,随时照料这些虾。河蟹养殖忙季则不需要那么多人手,我们4个就错开时间,有人上课,有人养蟹。”
  体验了一年弹性休学创业,吴泽建觉得很不错:一方面公司发展势头良好,积累了不少企业客户,风投也在洽谈中;半年内的课程都顺利通过考试,拿到学分。“水产养殖是应用性学科,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弹性休学创业模式让我们在上课时更有兴趣,在养虾蟹时也更懂门道。”吴泽建说。
  不同于拿出完整一年时间休学创业,半年“双拼”制度似乎更合他们胃口。“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不少,但我们需要有较为宽松的环境,最好能达到学业、创业两不误的效果。”在吴泽建看来,大学生创客之所以积极性、能动性高,离不开高校这片沃土,丰富的技术和市场资源都能为提升创业成功率助力。走过初创期的团队虽然尝到了甜头,但吴泽建认为,这并非是所有大学生创客都能效仿的路径,“我们的创业项目恰好和所学专业紧密结合,休学创业可以起到彼此促进的作用。”

  认可不推崇休学创业,要区分开创业与“伪创业”

  大学生休学创业真的可以成为大多数在校创业者的选择吗?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导师、冠生园(集团)总经理万黎峻接受专访时表示,“作为师长和社会资本方,我们认可包容这种选择,但不提倡推崇其成为主流方向,轻率地选择休学,往往容易形成错误的风向。”
  对于正在困惑是否要休学创业的大学生,他给出较为直观的判断方式,“如果确实在创业实践的关键期,即需要完整充裕的时间来保证商业发展的连续性,那么可以对自我追求、团队建设、商业风向把握、充分衡量家庭财务负担、综合学业规划等把握权衡,作出休学选择。”万黎峻说,平日有不少学生询问他究竟该如何平衡学业与创业的关系,“以张思雨的情况为例,他之所以适合选择休学创业,是基于他项目的发展程度考量。他先后创立了两个创业平台工具,扮演着‘冲浪者’的角色,但别的同学不一定同样具备这些技能。”
  万黎峻提出,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的还是应该落在对创业精神的培养上,“学生们应该时刻准备成为事业开创者,独立思考而不跟随、追求机遇而非追求虚荣财富、扪心自问再做选择而非来自群体意识的压迫。”
  可以说,作为“双创”的主力军,大学生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难免有一窝蜂式的盲从者,“如果休学创业也成为一种从众行为,这将违背社会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万黎峻直言不讳,“要辨清创业与伪创业的区别。”
  什么是“伪创业”?它是依靠社会关系便利、信息不对称等现有资源获得财富积累,对已有价值进行梳理整合的行为。“通俗来讲就是做生意,比如在家中原有的商铺做老板、在学校旁边开奶茶店等。”万黎峻指出,对于休学做生意,大家都是明确反对的,“创业应该是在创新的前提下洞察消费变化、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让消费者体验更丰富的产品。”
  “创业路上,大家会遇到必要的挫折,比如团队间分歧、客户的抱怨、盈亏不相抵等。真正有创业精神的学生会借此机会思考,重回课堂时,他们会明白自己缺什么,会对学习如饥似渴。”万黎峻说,“勇敢迈出这一步不是坏事,希望休学创业的大学生能真正迎着困难前进,切莫把休学作为自己偷懒与逃避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