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观察】创业教育覆盖率还只有约一半,校长院长直言广度深度都须开拓
有专家发表了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0.25%的数据。这个数据是否准确?看起来是不是很低?
以往,教育部发通知,比如“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重在应届生直接就业;而今,这类通知的格式,就业之后总是少不了创业二字,就业创业工作并称。而且,2016年这一届还特别抓住就业创业的上游环节“教育培养”:要求所有高校今年起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且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思维、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必修课和选修课,并纳入学分管理。
当然,创业教育全覆盖之路还很长。根据共青团中央学校部调研,目前全国约有1200所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按全国3000所高校的大数算,仅四成高校实现“双创”教育覆盖。在上海,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首批发起单位包括30多校的创业学院,超过沪上高等院校的半数。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观察到,在高校及创业学院负责人看来,按照规律,校园创业者总是有限的;而创业教育则是无限的,仍有很大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开拓。
创业教育不单追求成功率
近期,有专家发表了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0.25%的数据。这个数据是否准确?看起来是不是很低?
对此,上海财经大学校长樊丽明表示,“用成功率指标来衡量创新创业教育,我认为是不准确甚至是过于短视的。”在她看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和实质都应该落在“教育”一词上。不难理解,高校是育人育才的地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在青年学子心中播种创新创业的种子。“成功与否关键在未来,以创业精神、创新思维引领的创业行为和创新活动在中国还非常可贵。”她认为,“在刚起步阶段就以实际创业项目成功率评价学生,为时尚早。”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史哲等专业的学生似乎与创业关系较远,创业教育对他们也是必要的吗?“当然需要,创业教育的落脚点在于人格培养。”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徐雷指出,复旦长期以来推出的通识教育,围绕思辨能力、跨文化理解、方法论与表达力等进行培养,这与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是不可分的。
创业教育应是“分类教育”
现实中占绝大多数的非创业者,是不是就与创业教育彻底绝缘了?事实上,如果加以细分的话,非创业者中也有不少创业“积极分子”。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创业学院院长朱健认为,若在非创业群体中,以职业认知、职业偏好、职业需要等维度区分,可从低到高细分为十类,共3个“组别”。
比如持有报考公务员、从教从医等职业理想的学生,处于前两个组别中,需要学校创业教育加以引导和熏陶,也可能逐步接近创业实践。但诚然,不能只靠大学期间教育,某种程度需要社会大环境和价值观的不断转变。
而最后一个组别中,如第八类是暂时还没找到理想的创业方向,高校创业训练营的一些学员,或是参加过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训练计划的学生,很多属于这类情况;第九类是锁定了创业方向,但场地、资金、团队成员等暂时不具备;第十类,则是积极为创业做准备,团队成员、资金、场地也都到位,只是还未正式亮出“创业”身份(企业未正式注册),有些毕业时甚至遭遇无法落户的尴尬。
在朱健教授看来,最后三类人的组别,通常是学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需要重点关注和服务的对象。“更深入区分创业群体和非创业群体,有助于高校不断提升就业创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按照不同策略,创业教育资源需要分类配置。徐雷介绍,复旦大学从2015级开始,为全校学生开设创意创新创业专项课程,未来还将为有明确创业需求的学生开设创意创新创业学程,全程围绕投资理财、金融管理、企业管理等方向进行授课并颁发证书。
创业教育甚至是挫折教育
此前,团中央对600余所不同背景院校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对比——“211”或“985”院校,这两类一本院校的受访学生样本“没有考虑过创业”的比例明显更高;而在所谓“三本院校”样本中,“考虑过创业”的比例则明显更高。
其实,重点院校就业相对好、考研比例高、留学也不少,顺风顺水、一路推舟,更多学子没有真正投身自主创业的想法。相比之下,非重点院校学子更愿意不走寻常路,作出尝试和改变。
事实上,不论考入大学成功与否、是不是达成理想,挫折教育才能让创业者走得更远。徐雷表示,“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接受的是确保万无一失的教育,没有闯劲而求稳求胜,这对创新创业其实是不利的。”他认为,创业者首先要有接受失败的勇气。
上海财大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刘志阳也表示,大学就是一个实验室,作为财经类院校,学生如果不能全方位对商业有所了解,不能正视创业的风险与可能的失败,创业教育就不能算成功。“接下来,会专门推出创业失败学习课程,从创业的各环节考虑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让学生们尽可能回避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