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教育时报】创业让学生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创业让学生遇见更优秀的自己——
上海财大培养“服务+”创新创业型人才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上海财大匡时班三期学员开展户外拓展活动
“厚德博学,经济匡时”是上海财经大学的校训,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上财校长樊丽明在致辞中对毕业生说:“‘经济匡时’的‘匡时’二字,本身就饱含着与时偕行、开拓创新的寓意和期望。你们幸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火热年代,每个人都有机会去成就自己的双创故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要创新才会有出路。”
改革创新是上海财经大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和不竭动力。上财积极回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将深化综合改革作为学校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的内在需要。学校综合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办学活力为目标,以依法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以破解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
创业学院则是上财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抓手。大学的根本是人的培养,在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该校将创新创业型人才纳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其中,已成功举办三期的“匡时班”,正是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学校履行高等教育改革使命、支撑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战略的重要举措。
一种理念: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随着上海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上海财经大学近年来越发体会到深化创新创业对于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这几年,上财始终把构建立体化无缝隙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作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在校长樊丽明看来,学校正是通过做好顶层制度设计,来促进和完善这一立体化无缝隙的体系;并依托创业学院,全力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竞争实力与活力;同时,将创新训练与创业实战实现“无缝对接”,积极开拓众创热土,全程扶助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
她表示,在顶层设计方面,学校以“立足校情,突出特色,系统设计,加强协同”为指导思想,秉持“点上突破,线上链接,面上覆盖,点、线、面相结合,全覆盖、分层次、有重点”的培养理念,构建涵盖创新创业课程平台、实践平台、孵化平台、研究平台的上财创新创业教育网络。
创业教育开展得如火如荼,源自高校领导对于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有着清晰的把握。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创业学院院长刘兰娟强调,创业教育并非鼓动每一名学生都去创业,而是一种基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创业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有人觉得大学生创业似乎有些急功近利,但我们其实是希望他们能在大学四年里,通过创业教育体会人生的无限可能,无论成功还是挫折,不断尝试新事物、理解新事物、接受新挑战。”为此,上财依托学校财经特色,将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了专业教育,着眼于大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服务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
一个方向:“匡时班”引入创业实践
正因为对创新创业教育有着清晰的定位,对其教育内涵也有着独树一帜的认识,所以上财始终致力于在创业基础课程上下功夫。因为学校相信,只有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日常课程,才能突破只有少部分人真正具有创业计划的状况,从而覆盖更多学生,尽可能让全体学生都从中受益。
基于这样的理念,上财从2015年开始开设匡时班。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刘志阳表示,匡时班针对校内外一些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独具财经特色的创业模块课程,并通过企业导师团的悉心辅导、众创空间的创业机会体验、创业资金的投资孵化等,有针对性地强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财经特色、具有互联网创新创业精神、掌握商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服务+”创新创业型人才。迄今为止,匡时班已经成功举办三期,141名学生共产生超过90多个创业想法和创业项目。目前第三届匡时班正在进行中。
今年匡时班开设《批判与创造思维的培养》《产品开发》《设计思维》《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创业营销》《创业融资》《企业成长》《行业前沿》《文化创意产业》《科技创新与创业》等多个模块课程。刘志阳也是《商业模式创新》课的任课教师,他告诉记者,这门课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从以教材、试题库、案例集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解决实际问题式学习,带领学生并和商业企业、专业设计顾问机构一起共建创新生态圈。“课程最大的特色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知道遇到新的难题如何从0到1去解决,更多是思维的训练而非知识的传教。”
在今年的匡时班中,还引入了新的课程评价机制。刘志阳强调,创业成败不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相反,学校更加关注创业习惯的养成。为此,刘志阳在课程中发明了“创业币”的概念,对个人习惯进行管理。“币值”由“主动营销习惯”“认真学习习惯”“积极参与习惯”“自律习惯”“反思习惯”五大部分共同累积而成,学员通过完成任务获得相应币值。创业学院的品牌活动除了匡时班外,还有“创客星期五”“创业诊所”“创客集市”“创业研究工作坊”,其中很多创业指导服务和特色项目都在“上财创客空间”进行。目前空间先后有两批48个项目入驻,校长樊丽明表示,这是集成多种资源、服务学生成长的优良苗圃,是怀揣梦想、乐于实践、勇于冒险的年轻创客们积蓄能量、放飞梦想的创客之家。
一个案例:来自不是“好学生”的自白
管凌子是上财匡时班的首届学员,也是“挂科险”(上海坎诺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大三的时候,她放弃考研、出国和找工作的计划,开始创业,与几位同学一起合作创办了“挂科险”,用“挂科险”“减肥险”这样有趣的金融产品来为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激励和保障。“刚起步的时候,我们没有经验,没有资金,更没有资源,有的只是每天在创客空间讨论到深夜的热情和冲劲。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学校无偿地为我们提供了十万元创业基金、免费的工作场地,以及一个又一个带我们走出困境的资源。我现在还记得,在每个困难的时刻,创业学院的老师都对我们说:你们尽情去做,不管成功与否,学校都会尽最大的努力支持你们。”
经过两年的努力,她带领“挂科险”项目斩获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挑战赛国家级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得到CCTV-2、新闻晨报等多家媒体聚焦报道。他们的创业品牌还成立了公司。她动情地说:“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但是我能够特别荣幸地说,在大学四年的时间里,我所受到的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她并不是一个劲儿鞭笞着我去成为最优秀的人,而是让我在一个自由的环境里面,找到最优秀的我。”
在上财,像管凌子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匡时班一期曹一纯的“e电充”已经成为上海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分享充电平台,同期陈焕歆的“青租界”则成为了沪上知名的大学生青年公寓和社区提供商,匡时班二期楼亨渊的“韵动吧”目前已经托管40多个无人网球馆。
管凌子在毕业典礼上这样对全校师生说道:“创业的一年半让我明白梦想的珍贵,而在这中间的所有欢笑和泪水,所有的无用和有用,都在指引我,去找到自己,找到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想对这个世界付出什么。这个过程一定不容易,但是我们今天走出象牙塔,坚定不移地往前走,是因为我们坚信,总有一天我们可以找到最热爱的生活和最美丽的未来。”
文章来源:《东方教育时报》2017年8月2日 05版
http://bk.shedunews.com/dfjysb/html/2017-08/02/content_474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