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教育】众创空间 共论未来 | 海丝创业学院院长论坛
在刘志阳教授新书分享后,迎来了华侨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陈国柱、福州大学创新研究院、学生处副处长叶青以及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副院长许旭红与刘志阳教授共同为大家开启海丝创业学院院长论坛。
论题一、高校如何做好创新创业教育
在谈到大学如何搞好创新创业教育时,陈国柱院长指出:大学的核心使命是育人,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决定了高校要育怎样的人和怎样育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的应有之义。所以高校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着手:第一,存创新创业教育之心;第二,践创新创业教育之行;第三,成双创人才之美;第四,应社会发展之需。
同时,陈院长也简要介绍华侨大学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做法。学校拟出台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的实施意见。在总体思路上,概括为“1•1•5”,即:一个理念(新思维•创未来),一个体系(构建全程化、精准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五个融合(促进师生融合、校际融合、校地融合、校企融合和赛课融合)。具体实施举措可概括为“5•14”,即优质课程建设工程、实训实践成长工程、侨校特色发展工程、教师发展工程、管理服务创新工程,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合课程群计划等十四项具体计划。
针对这一问题,来自福州大学的叶青副处长也提出了“福大方案”:以“创业型大学”办学理念为引领,秉承创业型大学开放办学、跨界协同、创新驱动的内涵要求,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基础性和根本性工作,全面融入办学定位、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专业设置、实践实习、竞赛活动、职业规划和创就指导之中,构建了“一轴三层次六驱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打造了“5+5+5”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平台,基本实现学生创新创业从0到1、从1到100,全域覆盖“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创业实践平台,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行业联动-民间扶助”的本土化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模式。形成“学习、创新、创业,再学习、再创新、再创业”的良性循环,实现全方位培育“成人之美、助人成功、和谐发展、创业兴校”的校园文化,“福大方案”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论题二、产教融合,增进校企合作
涉及到产教融合,叶处长指出,目前,产教融合大多处于浅层次的合作层面,企业开设讲座,设立奖学金,为师生提供实践锻炼机会等等。高等教育要实现与产业的深层次融合,需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瞄准人才培养的“瓶颈”,把产教融合渗透进人才培养全过程,让企业把培养人才作为其自觉履行的责任,高校要主动建立对接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购买服务,共建共赢,破解校企合作中的棘手问题,以利益为纽带,形成利益相关者之间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促进教育、人才与产业有机衔接。如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一校两地“3+1”校企深度融合办学模式及福州大学晋江科教园校政合作办学模式,皆为产教融合的良好实践。
论题三、新常态下对现代泉商新期待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对现代泉商提出来新要求,与会的专家们对泉商有什么新期待呢?叶处长表示:期望大学能够培养出具有浓厚家国情怀、强烈社会责任感、优秀人格品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坚持不懈的学习创新和追求卓越的实践能力新一代活力泉商。
而来自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许旭红院长则希望现代泉商弘扬的“双创”品格,强化持续创新文化能力,抓住历史红利、改革红利、文化红利,同时加快建设企业家市场,实现新突破。青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强则国家强。让我们用创新精神开启属于我们的新时代!
泉州市委党校副校长黄雄彪讲话
很高兴参加志阳教授《创业画布》新书发布会,对于此次论坛,颇有收益。实际上,我们党校与其他高校的创新创业有一定的区别,普通高校是培养人才走向社会,而党校是社会人才重新走回学校。但是也存在着共同的地方,大家都强调“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业实践”。
对于志阳兄,我们是认识多年。在志阳兄身上,我也找到我们泉州人的一些特质和特有的文人修养,同时饱含创业者的激情与智慧!用一句话为志阳兄点赞:“立德立功立言,乃君子之风。创意创新创业,是君子特质!”希望大家能从志阳兄的书中获得启发,谢谢!
提问环节:
问题一:大家好,我是做智能家居的初创公司,希望老师们能针对初创公司在融资方面以及企业文化方面上给我们一些良策?
刘志阳教授(下文简称“刘”):我个人认为,首先,创业不仅仅是为了挣钱,创业的初心是什么非常重要。我的新书《创业画布》中对这方面有相关叙述。创业之初带着“为了创造一个产品”、“改造现有的技术或者现状”这样的想法来实践可能会让你的创业之路更加持久与顺利。
其次,在演讲技巧上,需要有相当流畅的口条以及缜密的逻辑思维,要求在限定的时间内讲明自身优缺点,在行业中定位等等的要点。而今天我们聚在这里,放慢心思与思绪,可以慢条斯理地帮助你整理发言思路,但是当你在融 资的过程中,资本家们是不会有时间与心思跟你做这个事情的。
再次,我认为小企业不需要找太多融资。如果是我做企业,更愿意充分利用好手头上的资源,有多少钱做多少事。直到产品需要创新研发加大投入的时候才是寻求融资的最佳时机。所以重要的是寻求融资的时机,而不是融资本身。一个企业在什么时候应当融资,找谁融资这些在我的新书当中也有相关章节介绍到,如果你去看看你的问题会得到解答。
最后,我认为你提的问题是个好问题,我认为初创企业中的文化问题是很重要的,企业文化往往决定了企业招什么样的员工、商业管理模式等等。这也与商业创始人的境界、眼光知识等方面是息息相关的。如果一个企业是想挣快钱的,那么他在营销、产品设计、顾客维护上势必会存在问题,这样的企业就走不远。所以这也回到第一个话题,我们创业的初心是什么?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可能文化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许旭红教授(下文简称“许”):我赞同刘教授的观点,我也谈谈我个人的想法。首先,在校大学生或者毕业两三年的年轻人创业应该是轻资产运作,一旦是采取重模式,可能就弄错重点了。还是建议看下刘教授的《创业画布》,整理一下思路,再重新考虑企业未来应该如何运行。
其次,初创企业过早的谈企业文化欠妥当。企业文化是与企业初创者本人有密切联系的,因此初创的时候不要太纠结于伙伴之间彼此想法不一,我的学生中有个例子,学生团队经营海鲜,伙伴之间经常灵感爆发,但是统一不了意见,便来问我意见,而且说了没有共同的企业文化将他们捆绑在一起。而我当时说的或许过于极端,我说你们不需要文化,企业文化是应该达到你的产品确实能够服务于他人,能够有一定顾客群体以及形成一定的流程规模的时候才来谈企业文化。
问题二:大家好,我是华大校友,目前负责晋江的众创空间—海峡青年创客坊。当前很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是:“赋能”,刘老师写《创业画布》也是在给创业者“赋能”。而在晋江做服务是离不开晋江产业,一旦跳开晋江产业去做平台就失去了一个重大保障。我想问下刘老师,您从您的角度,15年—17年互联网创业已经到了巅峰,对于晋江这样没有流量引入,以自己的产品引入平台的城市,怎么串联起各个环节?同时我想问下三位老师,我们作为社会的众创空间需要如何做才能与高校做好校外的创新创业平台?
陈国柱教授(下文简称“陈”):我认为,学生的创意是无限的,所以需要给与充分的平台与资源的支持。结合华大来说,如今与泉州市政府合作成立了华大创新创业园,实现了互通互补。在政府优惠政策的引导下,充分整合华侨大学优势科技创新资源、智力资源、海外华侨资源为基础,建设成为具备完善的教育研发、创业孵化、科技服务、居住及相关配套等综合服务功能的创新社区——面向区域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园和创业创新基地,将为华创园企业孵化、企业创新提供强大动力,加速华侨大学、丰泽区产业项目对接合作,推动丰泽区产业转型提升。
刘:现如今到底是产品为王,还是平台为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你问的问题也是晋江互联网发展正面临的重大问题,毕竟晋江没有互联网的基因,渠道与流量掌握在他人手中。但是也有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海尔的3C产品做得非常好,同时也开放自己的平台,实现了产品向平台转化的过程。而与恒安的许连进捷先生交流时发现他将卫生巾这个产品转变为平台,同时开放平台,达成个性化生产产品的要求。可以从中发现泉州制造业开始趋于将产品转化为平台,推动产品产业升级。我在《众创空间》这本书中有提到一个案例,上海瑞安集团面向企业需求针对性开设训练营,在训练营中实现企业的项目需求,同时培养专业商科人才,以股份链接人才,使得众创空间形成生态产业链。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过去泉州的商业氛围是集群思想,争先恐后做同一领域,最后将某一行业做死。而如今取而代之的应该是进额的思想,需要保留自我核心意识,与他人区分,再将剩余经验与他人分享与合作,从而活化企业乃至整个市场。
叶青教授(下文简称“叶”):前面两位老师侧重于资本逐利的讲解,而国家更强调扶持“产业众创空间”,以某一垂直领域集中专业化生产经营销售的众创空间。社会上有很多企业在升级迭代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境,如果专门组成团队攻坚克难所花费的成本非常大。而一旦融入产业众创空间将极大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同时提升效率和收益。
另外,泉州地区有不少的高校,可以利用高校的各方面资源,将产品产业化、专业化、集中化形成产业链。对于大学而言,与社会企业高度合作从而得到高度发展,对于人才而言,可以得到专业化锻炼,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问题三:非常欢迎刘教授回到泉州。我是一个银行行长,希望就几个方面向您咨询一下。近两年是经济的阵痛期,身边许多企业家渴望做一番事业却寻无方向。而泉州身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能否在这方面有所结合,希望四位老师指点迷津。
许:现代泉商企业家能力新突破在于持续创新文化的能力以及化重大创新发展的能力。您应该也明白,商业资本如果没有流动,市场将呈现一片颓势。若要使得资金运转,如何才能高效呢?要知道一个背景,泉州制造业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可以达到国内领先地位,但是订单上游却垄断在其他城市、地区的手中,我们的利润恰恰是最低的。政府强调创新合作模式中提到了:加强‘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这是我们努力的对照目标。
品牌、资本与商品在对外“走出去”时,首先是商品出口,商品可以利用我们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和泉州“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美誉向世界输出产品与文化。其次是资本输出,据我了解,泉州民营企业拥有可观的闲置资金,却不愿投入制造业的产品升级和产业改良中。原因正是制造业利润过低,反观金融行业、股市、楼市等行业及市场利润丰厚。商人的资本逐利本能使得他们去投入这些非实体的领域,这恰恰是不可取的。最后,“东亚文化之都”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正是给予泉州这片热土无限的文化资源和厚重的历史。能否将其运用,将是泉州文化品牌输出的重点。如果能将众创空间融合到文化产业中,建设出“文化众创空间”,这是产生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将是无法估量的。
由于时间有限,相信在座各位依旧有许多创业方面的问题想问刘志阳教授,那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在这本《创业画布》中得到解答,感谢您的支持!谢谢!
本次活动由:
主办单位:晋江市图书馆
协办单位: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运营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晋江五店市风雅颂书局
媒体支持:福建日报、泉州晚报、泉州电视台、晋江经济报
支持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创业学院、厦门大学创业学院、华侨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泉州师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
来源:搜狐教育,链接:http://www.sohu.com/a/222624139_257905